拉稀会是球虫吗?
多数家长见到拉稀、拉绿色稀状的便便,就以为是蛔虫在捣乱,但其实婴幼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是球虫感染。有些孩子出现拉稀后家长自认为是吃坏东西了,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
什么是球虫病?
球虫病是内寄生虫病中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是由艾美耳目球虫科的原虫感染引起的。当婴幼儿感染了球虫以后,球虫在肠道内大量繁行,肠道黏膜受到损害,可以出现下列的一些改变:大便先为“绿色稀糊状”--->“混有黏液和少量血液”--->“完全便血”。
常见症状
发病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症状为腹泻、呕吐、腹痛、消瘦、发育迟缓等。有些患儿感染球虫后,可先出现几天的发热,继而出现拉稀。每天拉绿色便2-10次不等,重者为稀血便。当出现便血时,家长会紧张地以为是痢疾,其实两者还是很好区分的,痢疾病儿大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大便次数多,但便量少,而且大便混有血液、黏液以及脓,具有腥臭味。
有些家长很担心:孩子感染了球虫后会否影响长个子或大脑呀?对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有无影响呀?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如果早期能及早治疗,并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治疗
通常使用磺胺类药物口服及灌肠或氯喹、灭滴灵等口服,疗程5~7天。
预防
治疗本病的同时,必须同时做好防病工作才能杜绝反复感染,治疗期间最好对患儿的餐具及便盆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家长有发现婴幼儿出现拉稀不愈,大便为绿黄稀水状,请及时就诊,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