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有必要打狂犬吗?
许多宠物主人都认为,既然是为了宠物健康,打狂犬防疫是很必须的,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因为狂犬病的发作几率极高,达到100%,当然,这也跟病毒非常顽固,不易被消灭有关,所以预防狂犬才是首要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有些宠物需不需要打狂犬疫苗呢?我们咨询了相关的医生。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焕春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狂犬病毒非常顽固,一旦染上,几小时内就会发病,至今没有发现免疫疫苗。狂犬病可怕之处在于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如果不免疫,一旦接触狂犬,几乎100%死亡。所以,只有被动免疫,也就是让狂犬病毒免遭破坏,让体内产生狂犬病毒抗体,才能预防狂犬病毒。主动免疫作用非常细微,“就像拿一根绳子套在手腕上,一旦发生狂犬病,抗体就立即发挥作用。遗憾的是这个抗体不能根除狂犬病毒,还不能解决人类受狂犬病毒侵袭的问题。”
狂犬疫苗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狂犬病毒。暴露前免疫的疫苗,注射后血清中和抗体含量增高。一旦被感染,疫苗会使免疫系统产生“回忆反应”,显著提高疫苗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均推荐狂犬疫苗暴露后免疫。建议家养宠物不宜过度驱虫,因为驱虫药会破坏宠物肠道菌根,使宠物肠道吸收能力减弱,影响对营养的吸收。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兽的唾液腺、神经组织,以及伤口、黏膜和伤口污染的皮肤、粘膜。所以,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病兽的脑组织入血而发病。当被病兽咬伤、抓伤时,病毒便会通过伤口而进入血液,使机体患狂犬病。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报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5.9亿人罹患狂犬病,其中1.1万人死于狂犬病,80%以上死亡者来源于农业人口。
动物咬伤几乎100%传播狂犬病,而病兽在发病期1~3天死亡,即使注射疫苗,也只能减少发病几率。狂犬病毒在病兽的唾液和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病畜咬过或者舔过的物品都可能传播病毒,病毒存在的时间与污染细菌的数量有关。病毒在光天化日之下非常脆弱,遇到肥皂、清洁的水甚至稀释的乙醇都可以灭活。
1.狂犬病毒的易感动物几乎包括所有温血动物,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但发病者多为动物致伤。
2.一般病兽的唾液、脑组织、腺体中,以及伤口出血、浸渍的皮肤、粘膜中都存在大量狂犬病毒,易传染给易感兽和人。传染性依咬伤部位、损伤程度、病毒毒力及接种成功率而定,被病兽咬伤、抓伤或唾液污染皮肤,其预防效果低于30%。病兽的唾液腺、神经组织、各种器官和体液中都存在狂犬病毒,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受污染的器具或喷雾传染给人,均可引起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3.狂犬病毒在气温低、缺氧的条件下,抵抗能力很强,在干燥的寒冷环境下,可存活数年。
4.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播,主要是咬伤或患病动物直接接触,也可接含病毒的分泌物间接传播。
5.易感人群主要以被狂犬咬伤后发病的人群为主,另外健康动物与病狗接触,经咬伤、舔伤、呼吸道、消化道和卵巢等而感染。
6.流行病学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家养动物如狗、猫最易感染,病死率也很高。野生动物如狼、狐等,由于摄取食物复杂,可能带病毒,引起流行,但病死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