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拟鳄最凶猛?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人类接触到的物种十分有限(大部分只是照片或者影像资料),所以大多数人会将“最猛”的荣誉赋予非洲雄狮。 但如果我们将范围扩大到所有已知的物种,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深究“什么才是我想象中的猎食者最理想的状态”这个问题,所以答案取决于两个因素:
1.生物的统计意义上的“最凶”表现在哪些方面;
2.人本身对“危险”程度的主观判断。 而这两个因素都是相当主观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二者的关系。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概念——“危险的临界点”。 也就是说,当某种生物的某个特性值达到这个临界点时,人类就会认为这种生物是“危险”的——无论这个特性值到底是高还是低。我们称这样的点为“危险阈值”。
举个例子,假定A群体中有90%的人看到某种动物X时,会下意识的躲避(这就是“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躲避”这一行为的临界值),那么我们认为动物X是危险的。而不管实际中X攻击人类的概率到底有多少。反之,假如只有10%的人遇到X时会选择逃避,虽然这10%的人数比例很高,但我们还是会认为X是不危险的。 因为我们的神经反应是这样的:
只要通过一些手段将群体中的个体调整至该临界值的上下限之间,就能改变人们对“危险”程度的评价。比如下图这样: 这样调整后,即使大部分人的判断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极端情况(如只存在一个极个别异常者)还是会出现的。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调整个体对于“危险”的判断,就能间接影响集体对于“危险”程度的认知。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对“危险”程度的感知是一系列连续的数值,而不是一个个被抽象出来的“高”“低”之分。就像下图那样,每个点代表一种可能的临界值,而整个图反映的是一系列由小变大的危险性判断。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临界值,让结果尽量符合我们预期的“危险程度”。
既然如此,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雄狮不是最强?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一只雄狮很难单独挑战并击败一只雌狮、一头虎或一条野狗……当然,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做到。问题在于,当一群人类看着一只雄狮单挑另一只兽类时,他们更容易被那一场战斗的结果所欺骗,误以为“强大=赢”,于是给“强”下了一个定义。但当这群人类聚集在一起时,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原来“强”是这种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