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有几种?
说到这寄生虫,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人类历史进程就是与寄生虫斗争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知道某些植物、动物包括矿物可以防治寄生虫病。 比如我国古代药物典《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蚯蚓,治寄生虫病;食盐,治寄生虫病;黄土,治寄生虫病……诸虫入胃,腹痛吐泻,食积不化,皆可用土丸治之”。 这都充分说明我们祖先已经掌握了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
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化学物质对于杀灭寄生虫的效用,并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到了现代,化学杀虫剂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这些化学杀虫剂的运用对害虫、寄生虫的防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抗药性、危害野生动植物等负面影响。 科学家们又研发出了新的武器——抗生素。
但是,寄生虫是个无药可用的“顽固分子”。 因为寄生虫能够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减毒方法产生抗性,同时还可以进行水平传播使整个群体都具有抗性。 所以,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驱虫药都是属于这个范畴,即抗生素类的驱虫剂。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类驱肠虫药可分为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及吡喹酮等。
1.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是新一代的广谱驱虫药,对线虫类寄生虫感染疗效显著。
2.甲苯咪唑 主要是对蛔目寄生虫有效,对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目肝吸虫、蛔目的异尖线虫等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3.左旋咪唑 该药对寄生虫的杀灭能力仅次于阿苯达唑,其对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目的异尖线虫等有较好疗效,而对绦目的寄生虫则比较“无力”。
4.吡喹酮 该药对绦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最显著的,尤其对海兽胃线虫(海兽胃里的寄生虫)感染的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对其他寄生虫感染也可达到一定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内容只是对寄生虫及其药物治疗情况的概括,具体的用药方案应该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