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会得小瓜虫病么?
会的,小瓜虫又叫粘虫,是在水产动物体表和鳃部寄生的一种寄生虫,呈圆形或椭圆形,体长0.1-0.2mm ,宽0.08-0.13mm,有4对胸足。 小瓜虫的形态和生活史比较相似,它只能以幼虫形态在体外存活,不能进入体内发育为成虫。当水温适宜时,小瓜虫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并侵入水生生物的皮肤表面、组织或鳃部,开始其寄生虫生活。
由于水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会影响原生动物的生存,因而低溶氧和水体富营养化往往与寄生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当水中存在少量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时,这些微生物能分解水中的有机质,提供小瓜虫幼虫所需的能量。一些水生植物也能提供小瓜虫幼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水体缺氧或缺养的情况下,小瓜虫幼虫可以正常繁殖。 当水温合适时(25℃以上),小瓜虫幼虫经过7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形成具有4对胸足的尾蚴;而当水温低于25℃以下时,则需要15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发育周期。低温可以降低寄生虫的感染率以及增强寄生虫的抗药力。
小瓜虫对药物的抗性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专家认为可能与不同虫态对抗药物酶活性的差异有关。还有专家研究发现,小瓜虫对某些杀虫剂的抗性遗传与昆虫的基因遗传类似,都是属于基因水平的耐药现象。 当发现鲤鱼体表有大量粘液,并伴有鱼体发痒症状,应及时检查,如发现体表有大量小瓜虫,则可确认小鱼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