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牧细菌湿疹怎么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我或许可以答一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细菌”和“真菌”都不是导致湿疹发生的直接原因!!! 导致湿疹发生(诱发或加重)的直接原因是“过敏原”(IgE抗体介导的速发相反应)或是“刺激物”(非特异性刺激导致的迟发相反应)。
其次,你需要了解,无论是细菌还是真菌,想要致病并造成明显的皮肤症状,都必须以“感染”作为始动因子。也就是说,这些微生物必须通过某种途径侵入机体,然后在体内存活、繁衍,最终引起免疫反应,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对于寄生虫(蛔目异尖科)而言,其发育过程中需经幼虫期、成虫期、卵期,其中又以幼虫期主要在角质层下移行,并在皮肤表面钻破孔道、深入真皮层寻找适宜场所进行增殖,而后才会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所以,在异尖虫幼虫期寄生部位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也是正常生理过程。 如果此时能及时驱除体内幼虫,那么炎症很快会消减;反之,若无法清除感染源,则炎症将持续存在甚至恶化。
基于上述原理,临床医生通常会采用抗组胺药、镇静安眠类药物以及外用药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待炎症完全消退后再使用驱虫剂彻底消蚀虫体,继而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但是,如果瘙痒剧烈难耐,患者始终反复抓挠、摩擦患处,则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剧皮肤的敏感程度。此时,即使使用药物抑制了局部炎症,皮肤症状得以控制,但是皮肤功能的修复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寄生虫又可能复燃,导致治疗前功尽弃。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免贻误病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大多数消毒剂、抗菌剂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性逐渐增强,故而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避免长期单一种类的使用,应遵循医师的建议合理更换、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