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容易得什么皮肤病?
兔子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毛病,这是因为
1、兔的皮肤很薄,只有人体的十分之一厚,而且表面没有毛囊和汗腺,不能像人类和动物那样通过排汗降温,所以皮肤表面有很多褶皱,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兔的舔舐特性,使皮肤更易受感染。
2、兔的皮肤不似人类皮肤那样有角质层,而有一层薄薄的透明角质层保护下的真皮和表皮。这使兔的皮肤抵抗力降低,易受外界刺激,也会给螨虫、细菌等造成机会。 由于兔经常啃咬自己的毛(拔毛,自我梳理),从而使自己皮肤的表面平衡遭到破坏,也容易得病。 总之,要保护好兔子的皮肤就得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做好防潮湿工作。
2、对于兔子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并做无害化处理。
3、如果兔子舔毛或啃皮,要用温水毛巾擦干净,并经常检查皮肤有无异常。
4、不要使用人用的洗发液、沐浴液给兔子洗澡,因为这些物质是碱性的,会对兔子的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应选择宠物专用香波。
5、如果发现兔子皮肤有小伤口,应及时处理,以免感染发炎。
6、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微量元素(锌钙硒铜锰碘钼等)及维生素A、D、E、K等的缺乏,都会导致皮肤生长不良,变得脆弱易伤,从而引发皮肤病。营养跟不上,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就容易生病! 除了注意环境卫生外,加强营养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1、发蛀疮。又名湿疮、红秃疮、疥癣,是常见多发性、寄生虫性和细菌性混合性皮肤病。病原为蚊、蝇和皮肤真菌,常发于春夏季。
症状:初期在兔腹下、后腿内侧出现红斑、湿疹、脱毛,继而转为丘疹、脓疱、红肿、结痂,最后变为增生性、浸润性、苔癣样的皮肤损害,病兔因瘙痒不安而影响采食和睡眠,消瘦,被毛粗糙,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由于继发感染引起死亡。
防治:加强卫生管理,经常对兔笼、兔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发现病兔后,首先应隔离治疗,用硼酸水、高锰酸钾溶液等清洗患部,擦干后,涂擦皮康王软膏、皮炎平,每天2~3次。
2、兔毛癣病。由真菌寄生在毛发和表皮角质层中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浅部真菌病,俗称圆癣、秃疮、秃毛癣等,各种年龄的家兔都易感染,但以幼兔发病较多见。
症状:主要表现皮肤发生圆形脱毛,上面附有灰白色、屑状的癣痂和癣斑等,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痒痛、脱毛。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干燥,阳光充足。治疗可局部涂抹水杨酸软膏、皮酮霜、皮康王软膏、皮炎平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每只兔每天25万~50万单位;或灰黄霉素15~25毫克,连喂5~7天。
3、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侵害家兔的肝、肾等实质性器官,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为志贺氏和波氏钩端螺旋体,主要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经口感染。
症状:急性病例突然发病,少数呈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横卧不起,最后因呼吸和神经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型常见,主要表现长期腹泻,下痢难愈,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无光泽,行走不稳,后躯无力,频频发出呻吟声,随后由于长期腹泻而脱水死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搞好兔场和周边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预防。可按饲料总量加入2.5%的痢特灵(育肥期不宜使用),饲喂5天为一疗程,一般喂一个疗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