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的白点怎么治?

查素芬查素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是常见的鱼类疾病之一,又称小瓜虫病,是指鱼类皮肤或鳍条上皮细胞由于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小瓜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纤毛虫类,呈圆形、椭圆形或者棒形,体内有细胞核,当它附着在鱼类体表时,身体可伸张变大,呈乳白色,严重时身体大部分能膨满水体,当受到刺激时会缩成圆球状。 小瓜虫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在0℃以上时都能生长,当水温25℃时,其幼虫能在水中游动并找到寄主;当水温15℃以下时,尽管外部环境不良,它也能潜伏下来。所以冬春季节,虽然气温很低,但若饲养管理不好,同样会传染此病。 【病因】 小瓜虫属寄生虫,因而需要借助外界条件才能发育繁殖。预防小瓜虫病的主要措施是在养鱼时做到合理施肥、投喂食物,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新,并定期杀菌消毒。还要特别注意防止此病扩散,因为小瓜虫的适应性很强,一旦传进鱼缸很难清除,即使清除了病菌,也会因体质虚弱导致死亡。如果一定要购买,则最好选择已经养了两星期以上的店铺,这样比较卫生。在使用新缸、新渔具时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症状】 小瓜虫主要侵袭鱼的皮肤,也会在眼睛、腮盖和鳃部表面出现,感染初期,鱼的体表粘膜上会出现许多小白点,随着疾病的进展,白点逐渐增多增大,连成大片,严重的全身布满白点,鱼体发黑,精神不振,浮于水面或沉底,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直至完全消失,最后消瘦衰竭而死。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鱼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为3~7天。病情严重的人会有眼睛、脸部皮肤发炎的现象,特别是小孩子,如果手贱拿鱼玩,有可能会细菌感染,引发更复杂的病症,所以观赏鱼还是不要轻易触摸的好。

艾内咸艾内咸优质答主

由于鰓上也会长鰓隐虾,而且有时病鱼的体表不易发觉到白点,因此,病鱼有时只张大鰓盖呼吸,此时,如果治疗,可用每公升5毫克浓度的硫酸铜药液浸洗病鱼15分钟。

如果体表有明显的白点时,可以将病鱼移入30度C左右的温水中浸洗5分钟。由于病原生物对温度的忍受力比鱼差,因此,反复几次,病原即无法生存,白点也消失了。

通常寄生在体表的鰓隐虫12度C以下时无法活动,也无法感染,所以在冬季(12—2月)白点病是比较少发生的。但如果是热带鱼,则需格外小心,最好能将水温保持在22--25度。冬季每星期1—2次,每次15—20分钟,将热带鱼移入25度水温的容器内。这样,即使感染上了病原,也会因为得不到发育时间而无法形成白点,起到防治的作用。

白点病流行的时间是从秋末到第二年2月,其它时间由于杀灭型消毒药的使用,使水中的浮游幼虫减少,很少再发生白点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