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疫苗效果如何?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针对真菌感染的疫苗上。在已公布的数十种微生物相关疫苗中,有10多种属于抗真菌疫苗[2-3] ,其中有些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而另有绝大多数尚在实验室研发阶段。 这些疫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因疫苗,另一类是多糖疫苗。 目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抗真菌疫苗接种方案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DNA疫苗,它不需要注射进入体内,而是直接涂抹患处,因为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直接摄入皮肤表面的疫苗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抵抗感染。
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基因疫苗主要涉及三种菌属:新生隐球菌、念珠菌和曲霉菌。其中,由北京佑安医院吴玉章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抗隐球菌病疫苗,已经于2009年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到临床三期试验环节的抗真菌基因疫苗。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陈光勇院士团队研发的抗曲霉病疫苗,也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并正在申请进入临床试验。 除了上述正在开发的预防性疫苗之外,还包括治疗性的疫苗。例如,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用来防治患结核病的鼠的耳部炎症,这种疾病经常会引发中耳炎和听力损失。
该疫苗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以裂解酵母细胞的方法来生产结核杆菌的蛋白,然后给老鼠注射,发现能显著减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中耳炎症状。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开始尝试研制预防真菌感染的疫苗,但却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临床上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人往往需要大剂量的用药才能控制病情,而对于一些特别敏感的群体(包括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缺陷者),甚至可能需要注射糖皮质激素才能控制发作[4] ,这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如果能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将能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带来长效的保护。